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

後 現 代 主 義 建 築

後 現 代 主 義 建 築


後現代主義
這個詞彙,各個理論家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些認為僅僅指某種設計風格,有些認為是現代主義之後整個時代的名稱。在這個名稱的使用上,全世界的建築理論界都還沒有達成統一的標準和認識。筆者在這裡以現代主義之後的整個時代定義「後現代主義」,並對其進行闡述。

發展狀況

現代主義思想對於隱私、個性、環境、地位等小範圍的個人要求視若無睹、漠不關心,以致後現代主義者對現代建築喪失信心,認為它是野蠻的、煞風景的、殘缺不全的和容易造成犯罪率的升高,因此開始朝著多元化的發展,以取代過去只承認一個主要趨勢的觀點。

包浩斯以來的現代建築學派的美學觀念主要建築在直角幾何圖形以及工業系統之上,要求既有理性的功能,又要有普遍的共性。相對的後現代主義建築則胃口大開,將歷史風格、本地特色,以及裝飾與隱喻摻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非理性的折衷大雜燴。

傳統建築結構已變得更精鍊,很多材料可以在工廠預製,施工技術和設備的發展與創新(如電梯、空調、音響、資訊等設備)廣泛使用,改變了建築物的設計、建造和使用方式。

1973年石油危機後,節約能源的選擇,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的利用更加重視。根本上,如今的建築設計是以現代工藝學的堅固、實用、舒適、環保等多元功能為奮鬥目標。

特徵

1、從統一、千篇一律和簡潔的國際風格,變為趨向多樣性和趣味性。

2、追求所謂的喚起歷史的回憶(實際並非是準確的歷史含義)和地方事件的來龍去脈。它發掘出建築上的方言,欲使建築物具有隱喻性,及創造出一種模糊的空間,往往選用多種風格同時展現在一幢建築物內,形成了一個非理性的折衷的大雜燴。

著名作品

義大利米蘭的維拉斯加塔(Velasca Tower,1956~57),第一座後現代風格建築,頂部八層在三層高大粗壯的混凝土托架上向外突出,正面散布著稀落零亂的窗戶,打破了現代主義的呆板和平滑的風格。

文圖里 (Robert Venturi,1925~)為其母蓋的的 栗子山別墅 ( 1962),外表造形簡單,內部構造複雜,帶有一種不尋常而富有隱喻性。「簡潔即繁複」(Less is more)的理念使他成為「後現代主義之父」的美譽。 

沙里寧 ( Eero Saarinen,1910~61)的甘迺迪機場候機樓(1956~1962),以其靈巧和展翅欲飛的大鳥造型使美國為之震驚。

查里斯‧摩爾 (Charles Moore,1925~) 為新奧爾良設計的義大利廣場(1975~80)公共空間有噴泉、色彩豐富的立面,和古典式的細部(用不鏽鋼包裹愛奧尼亞式柱頭),合乎義大利裔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方式,並兼顧廣場與周圍環境的配合。

格羅夫斯 (Michael Graves,1934~)的波特蘭 公益服務大廈 (1980~82,奧勒岡波特蘭市),將格子狀小窗、巨型楣式壁柱、很高的長條形窗戶搭配巴洛克風格的巨大的綠色垂花飾,可說是用住戶所能理解的語言將藝術性、裝飾性與象徵性融為一體。

義大利的 皮阿諾 (Piano)和英國的 羅傑斯 (Rogers)設計建造的法國 龐畢度文化中心

日本的 丹下健三 (1913~),1964年在東京為國際奧運會建造兩個 體育館 ,巨大的帳篷式薄板懸索屋頂,建築物可自由地擴大、縮小和變化,彷彿是為了反映體育運動的精神和活力。

日本 黑川紀章 (1934~),1972年設計的抽斗式塔樓,先進的預製住宅,以每戶為單元作框架結構,像木塊拼圖玩具似的組合成住宅。

澳洲的 雪梨歌劇院 (1959~1973),在防波堤上用鋼筋混凝土建造成貝殼體伸向雪梨港,內有音樂廳、歌劇院、電影院和餐廳,貝殼形屋頂牆面是由表面鑲上陶瓷磚的預製鋼筋混凝土鉉肋組成的。
(1972 ~1977, 內部 ),創造出一個連續而互不干擾的內部空間,有高度技術化的地下結構物,以便佈置展覽品和滿足其他功能,最特別的是水電管道、線路、自動扶梯和內部結構都呈透明化而暴露在觀眾眼裡。

香港匯豐銀行 (1979~86),採用太空科技建成的智慧型大樓,英國建築師 福斯特 (Norman Foster,1935~)設計,有電腦控制的冷暖通風系統,及先進的通信、管理、照明和聲學設施。

時代

籠統的劃分,可以說40年代60年代現代主義建築、國際主義風格壟斷的時期,70年代到現在為止是後現代主義時期。 60年代末期,經歷了30年的國際主義壟斷建築,產品和平面設計的時期,世界建築日趨相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逐漸消退,建築和城市面貌日漸呆板,單調,加上勒·柯布西耶粗野主義,往日具有人情味的建築形式逐步被非人性化的國際主義建築取代。建築界出現了一批青年建築家試圖改變國際主義面貌,引發了建築界的大革命。

最早提出後現代主義看法的是美國建築家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他在大學時代就挑戰密斯·凡德勒的 「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原則,提出「少則厭煩」(「less is a bore」)的看法,主張用歷史建築因素和美國的通俗文化來賦予現代建築以審美性和娛樂性。他在早期的著作,《建築的複雜性和矛盾性》中提出後現代主義的 理論原則。而在《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進一步強調了後現代主義戲謔的成分,和對美國通俗文化的新態度。

美國建築家羅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從理論上把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加以整理,完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在他的《現代古典主義》(Modern Classicism)一書中完整的歸納了後現代主義的理論依據,可能的發展方向和類型,是後現代主義的重要奠基理論著作。

美國作家和建築家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繼續斯特恩的理論總結工作,在短短幾年中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其中包括《現代建築運動》、《今日建築》、《後現代主義》等等,逐步總結了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和理論系統,促進了後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

參考羅伯特·斯特恩的《現代古典主義》

1)「戲謔的古典主義」(Ironic Classicism)或譯為「嘲諷的古典主義」。也有人稱為「符號性古典主義」或「語義性古典主義」。是後現代主義中影響最大的一種類型,主要的後現代主義大師都在這個範圍內。

使用部分的古典主義建築的形式和符號是其基本特徵,而表現手法卻具有折衷的、戲謔的、嘲諷的特點。從設計的裝飾動機來看,應該說這種風格與文藝復興 時期以來的人文主義有密切聯繫。與傳統的人文主義風格不同在於嘲諷古典主義,或者狹義後現代主義建築設計明確地通過設計表現現代主義和裝飾主義之間的無可 奈何的分離,而設計師除了冷嘲熱諷地採用古典符號來傳達某種人文主義地信息之外,對於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基本是無能為力的。因而充滿了憤世嫉俗的冷嘲 熱諷、調侃、遊戲、玩笑色彩。

代表人物:

2) 「比喻性的古典主義」 (Latent Classicism),這種風格其實也是狹義後現代主義風格的一個類型。它基本採用傳統風格作為構思,設計多半處於一半現代主義,一半傳統風格之間。它 與「戲謔的古典主義」的最大不同在於,這派設計家對於古典主義和歷史傳統具有嚴肅的尊敬態度,絕對不開玩笑。他們取古典主義的比例、尺寸、某些符號作為發 展構思,因而具有比較嚴肅的面貌,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這派的作品更能為大眾接受。

代表人物:

沒有留言: